狮子林位于长春园东北部,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
狮子林由东、西两部分组成。西部建造时间较早,乾隆十二年(1747)丛芳榭一带就已建成,而东部的建筑则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所建,两者时间相差二十多年。后在道光八年(1828)又进行了部分添建,道光皇帝48岁生日时还曾陪皇太后到狮子林游赏、进膳。
狮子林695
狮子林西部是一组小院,整组建筑以南面水榭最为突出。水正中有一座凉亭深入水中,乾隆命名“漾月亭”。漾月亭南有台阶深入水中,皇帝来狮子林可直接乘船由此上岸。漾月亭东、西为两座三开水榭,水榭有游廊与亭北临湖大殿相连通,大殿外檐挂乾隆御书“敬修斋”匾。敬修斋北是由回廊围成的一个庭院,院北为正殿坐北朝南,殿外檐下悬挂乾隆御笔“华邃馆”匾,乾隆时期此殿又称“丛芳榭”。丛芳榭与南面的敬修斋都建造于乾隆十二年(1747),是狮子林早期建筑。
狮子林遗址一角
狮子林东部修建年代较晚,是乾隆第四次南巡回来后,依照苏州狮子林建造的,乾隆三十七年(1772)基本建成。两年后,乾隆又命人在承德避暑山庄也仿建了一座狮子林(文园),这样就形成了三座狮子林南北呼应的局面。
狮子林96
狮子林东部景区充分汲取了倪瓒《狮子林图》的意境,以山景为主,所有建筑体量修建得都很小,广堆假山,假山之上建有亭台楼阁。这里的叠石也以太湖石为主,奇峰异石相间其中,既有皇家园林的气魄,其又不乏苏州园林的灵秀。
狮子林的入口位于其东部景区的正南部,是一座东向水关,水关南岸立乾隆御书“狮子林”石匾一块,水关石拱内外两侧分别刻有乾隆御制“狮子林”诗刻石10幅。
进入水关后,岸北叠石之上,建有敞厅三间,名曰:“清淑斋”,在清淑斋四周还有大量御制诗刻石。
清淑斋西有一石券桥与西部的丛芳榭院落相连接。石券桥桥拱上刻乾隆御书“虹桥”及乾隆三十九年(1774)御制“虹桥”景名及诗刻10幅。
虹桥北为一片方形水域俗称“方池”,方池北岸建有上下五间二层临水阁楼一座,外檐悬挂乾隆御书“清閟阁”匾,阁名取自倪瓒藏书楼。清閟阁是狮子林正殿,殿内设有宝座,宝座旁还立有屏风。阁内的收藏十分丰富,《重刻淳化阁帖》、《西洋楼铜版图》及明代杜琼“摹倪云林狮子林图”都收藏在此阁。此外乾隆还从全国各地收来倪云林真画多幅也同时收藏在此。
清閟阁往东走过一座过河厅便来到了以大量太湖石叠石为主堆砌的小山,山石之上建有二层阁楼一座,阁楼外檐悬挂乾隆御书“廷景楼”匾一块,楼下设有宝座床,乾隆经常在此传膳。
廷景楼西南建有一座回廊小院,乾隆赐名“纳景堂”。延景楼北山石之上,还建有“云林石室”,殿内设有宝座,是欣赏狮子林美景的绝佳之处。
四周假山叠石之上,还建有大小凉亭。狮子林内用水由北部西洋楼方河暗沟引入,再向南汇入长春园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