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云梯,逶迤曲折而上,可直达小孤山西峰绝顶梳妆亭。
安庆小孤山
亭为宋理宗宝庆三年(二二二六),江州知州厉文翁始建,原名牧羊亭。相传南北朝时,有一隐士结庐牧羊于此。亭畔有一群色泽光润的山石,如群羊俯仰倚偎,人呼卧羊石。
迨至元代,此亭渐趋荒圮。延祜五年,安庆判李维肃新修,改名“一柱亭”。亭内石上刻有“独立华表”四字,与金碧辉煌、柱立云天的亭台相映,装点了一山之胜。
明世宗嘉靖八年(一五二九—),亭由安庆知府叶梦熊重修,始改名梳妆亭,一作妆亭,被称为“小姑”梳妆处。盖出自明解缙的诗句:“小姑昨夜巧梳妆,秋月半帘玉梳小”。从而把亭台同殿内神女之传说,融为一体。此后,清乾隆年间,邑国子生王传璋又加重修。近百年来,亦作过多次维修。
亭有六角三层,琉瓦饰顶,石柱撑檐,翘角飘铃,构筑美观大方。站在亭楼或平台上,眺望大江南北,则见远山叠翠,近水扬波,帆樯上下,云霞出没,水光山色,秀丽媚人。若从“梳妆”的特定意境欣赏,南望胭脂港,西观镜子山,北视娥眉州,城乡似锦,烟柳婀娜如织,新妆时抹,江山更加多娇。
历代文人名士,到此留下不少楹联佳作。现亭前楹联是:“梳长生鹤发,妆不老峰头”。亭内抱柱楹联是:“江光铺白开妆镜,峰影浮青上哓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