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巷迷谷风景区成立于1993年,它是由禅窟寺景区逐步发展扩大并随着狼巷迷谷景区的开发而形成的。禅窟寺是一座佛家寺庙,传说建成于汉武帝年间,原名桃花寺,后名虎窟寺,至北宋时期,“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苏轼来此游玩,取“参禅旁窟居”之意,正名禅窟寺,并挥毫题写了寺名,延用至今。其佛教文化史渊源流长,一度香火旺盛,为国内名刹之一,后寺庙毁于抗日战争战火中。
1993年,凤阳县大银山林场积极适应旅游业发展形势,投资恢复了禅窟寺,清理开发了禅窟洞,并在此保护植被,使景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8%。
狼巷迷谷风景区于2000年5月被中国文物保护宣传委员会授予“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称号;2003年,开发、开放了狼巷迷谷新景区。狼巷迷谷因旧时是野狼经常出没的地方,当地山民称此处为狼巷。其间地形独特、明谷暗涧、沟壑纵横、谷谷相通。许多人到这里都会迷失方向,找不到出口,是天然的迷宫。狼巷迷谷新景区的开发,使整个风景区的发展产生了质的跨越。2002年至2006年分别被滁州市旅游局授予“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9月被安徽省消费者协会授予“旅游消费放心承诺单位”称号;2005年4月被滁州市总工会授予“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9月被中国质量万里行安徽调查中心授予“中国质量万里行示范单位”称号;2007年被中国县域经济旅游网等单位评定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称号。
在这一块最令人荡气回肠、叹为观止的还是达官贵人、文人骚客的游踪——摩崖石刻。据初步考证,现存石刻十七处,其中唐刻四处,宋刻七处,清刻四处,未署时代的一处,字迹剥蚀的一处。这些石刻多为纪游纪事之作。其书法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真、草、隶、篆、魏碑等体应有尽有。石刻中最早的一处为唐元和三年的纪游题名。禅窟寺摩崖石刻于1998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禅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