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钟寺内集中华古钟之大全,收藏了乐钟、朝钟、佛钟、道钟、金刚铃等古钟类文物400余件(套),大的近7米高,小的可放在手掌之中。除寺内大钟楼悬挂着的一口铸于明永乐年间的钟王——永乐大钟外,还有铸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的柏林寺钟与乾隆年间铸造的钟身上遍布22条飞龙的乾隆大钟,以及古老的编钟等。大钟寺原名为觉生寺,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寺内气势雄伟,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菩萨殿、藏经楼和大钟楼等六进大殿。雍正帝曾下谕旨在大钟寺后部建大钟楼,并御笔题“敕建觉生寺”的匾额。至乾隆八年(1743年)大钟楼建成,将永乐大钟悬挂其间。大钟楼建筑典雅,楼高16.7米,悬挂乾隆帝题写的“华严觉海”的匾额。整体造型上圆下方以喻“天圆地方”之意,楼内地上砌有一直径四米的八角形石池,整个楼建筑独具特色,当钟声鸣响时,石池可产生共鸣,使钟声更洪亮传向四面八方。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