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境内 >> 景区 >> 大钟寺
 大钟寺简介

大钟寺简介

  概况   
 
  大钟寺内集中华古钟之大全,收藏了乐钟、朝钟、佛钟、道钟、金刚铃等古钟类文物400余件(套),大的近7米高,小的可放在手掌之中。除寺内大钟楼悬挂着的一口铸于明永乐年间的钟王——永乐大钟外,还有铸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的柏林寺钟与乾隆年间铸造的钟身上遍布22条飞龙的乾隆大钟,以及古老的编钟等。
 
 
  大钟寺原名为觉生寺,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寺内气势雄伟,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菩萨殿、藏经楼和大钟楼等六进大殿。雍正帝曾下谕旨在大钟寺后部建大钟楼,并御笔题“敕建觉生寺”的匾额。至乾隆八年(1743年)大钟楼建成,将永乐大钟悬挂其间。大钟楼建筑典雅,楼高16.7米,悬挂乾隆帝题写的“华严觉海”的匾额。整体造型上圆下方以喻“天圆地方”之意,楼内地上砌有一直径四米的八角形石池,整个楼建筑独具特色,当钟声鸣响时,石池可产生共鸣,使钟声更洪亮传向四面八方。
 
 
  永乐大钟由北京鼓楼西铸钟胡同内的京师铸钟厂铸造。钟高6.75米、钟口直径3.3米、重达46.5吨,有“钟王五绝”的美誉。钟体内外铸有佛教汉、梵经文一百多种共23万多字,是铭文字数最多的大钟。经文字体工整婉丽,是明代书法家沈度的手笔。其钟体上窄下宽,钟声浑厚洪亮,音波起伏,节奏明快幽雅,击钟时尾音长达两分钟以上,钟声最远能传15公里-20公里以外。
 
 
  之所以铸经文是为“一撞可抵遍唪经”,意用撞钟的声音来传达美好的佛的祝语。永乐大钟铸成后,送至景山后街的汉经厂(即嵩祝寺),在那里陈列并由僧侣们每日诵经撞钟。万历帝时,将永乐大钟移至位于西直门外长河边的万寿寺。当时迁移大钟之事曾轰动京城,引发百姓围观的盛景。因为没有吊车、汽车等现代运输工具,十里长街全靠沿途凿井用水泼成冰道,再用木杠、人力、马拉,经过几个月才运到万寿寺内。
 
  气候特点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售票) 周一闭馆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1号联想桥北侧。
 
相关景区
景区类型:纪念地
景区位置:华北地区-北京
景区资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

导天下奇观 游世界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