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境内 >> 景区 >> 箫笛之乡
 箫笛之乡简介

箫笛之乡简介

  概况

  箫笛之乡 

  玉屏是驰名中外的箫笛产地,玉屏箫笛始创于明万历年间,在中国乐器中独树一帜。曾多次进贡宫廷,深受垂青,是“贵州三宝”之一。1913年和1915年分别获得国际金奖和银奖。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对玉屏箫笛和箫笛厂给予关切。1990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箫笛之乡”称号。

  北侗民族文化

  玉屏是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民俗和民族风情,主要以北侗民族的民居建筑、居住环境和风情及赶坳、侗族民歌、侗族傩技为主。朝阳、丙溪、大湾三个村寨,是较为典型的北侗民族村寨,村寨布局、民居建筑、环境等都有一定的特色。户与户之间既有距离,又相距不远,依山坡地形排列,层层叠叠,房屋周围被绿树团团围住,环境幽美。其建筑物为木结构、小青瓦、吊脚楼,外环廊式,吊脚楼有的二层,多的三层,并有面积较大的院坝。每户或者两户要建迎宾门,他们称之为“八字彩门”。从公路上观看只见林木,不见房屋,侗族人民在这里世世代代安居乐业。赶坳是侗族的一种传统习俗和民族歌会。每次赶坳为期一天,四面八方男女老少都要身穿盛装,成群结队地赶来参加。赶坳的人数少则几千,多则万余,青年们唱歌传情、交结朋友、自主婚姻,老少观看赛马、斗画眉乌和傩技表演。

景区风光

  贵州玉屏县萧笛厂生产的玉屏萧笛,不仅是一种极好的民族乐器,同时也是一件高雅的工艺品,其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玉屏萧笛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相传三百年前,玉屏有一个姓郑的人,在一次赶场时候认识了一个自称“鹿皮大仙”的道人,他们两人一见如故,情趣也十分相投,送结成为知己。道人时常在山上徘徊低吟,诉说他对当朝的不满。有一天他从山上采来一根竹子,将它制成萧吹奏起来,引起知交的共鸣。不久道人要远游他乡,便把制作萧笛的技艺传给了这位姓郑的朋友。从那以后,郑家就开始自制自销萧笛。可能这就是诗句“仙到玉屏留古调”的出处了。

  玉屏萧笛从选料到制作十分讲究。它是用当地一种特有的长在阴山溪旁少见阳光的水竹制作的。这种竹节长、肉厚,通根基本一致,只有人的拇指粗细。砍竹的时间很讲究,一般是立冬后两个月为好。因为这时的竹含水和糖分少,做出的萧笛不易开裂和霉变。

  制作要求更是严格,从伐竹到制成有几十道工序。最后在萧笛表面刻以诗画。管身的古铜色彩刻上各种图案、诗词更显得古朴典雅。玉屏萧笛中尤以“龙凤屏萧”最受欢迎。它是雌雄成对的策管。雄的略粗,雌的稍细。吹奏起来雄箫音浑厚洪亮;雌萧又音色圆润含蓄而隽永。雌雄合奏,好似一对情侣在合唱,是那样的协调和谐,娓娓动听。

  “玉屏萧笛”历史上曾作为向朝廷进贡的“贡萧”。在一九一三年伦敦举行的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得银质奖。一九二三年,又在巴拿马获得金质奖。一九七九年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玉屏萧笛不但畅销全国,还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

  气候特点

  玉屏侗族自治县位于北纬低纬度地带,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4°C,年平均日照1227.8小时,风速20米/秒,风向常年为东北方向,偏东风最多,历史上出现的最高气温为39.7°C,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多低温阴雨,夏季降雨集中,盛夏多伏旱,无霜期较长,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平均为297天,平均降雨量为1200—1600毫米,很适合旅游。

  开放时间

  全天

  联系方式

  地址:贵州铜仁玉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