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泉寺,在河北省沙河市广阳山上,初建不知何时,唐贞观年间重建,尉迟敬德监工,为唐太宗李世民在全国敕建的皇家寺院之一,也是沙河市仅有的两处皇家敕建寺院之一。建国前仍有和尚住寺,现存有遗址。虽然县志上有漆泉寺为唐贞观年间建的记载,但漆泉寺残存之古碑上却有初建不知何时、唐贞观年间重修等记载。今人有考证漆泉寺始建于后赵、为石勒皇帝所造之说。
漆泉寺之名得之于山上之漆泉,因泉而得名。据《沙河县志》记载:漆泉寺,在广阳山,唐贞观年建。漆泉,在广阳山漆泉寺左,其泉色黑如漆。
漆泉寺
据史志记载,李世民为秦王时,曾领兵与农民起义军刘黑闼大战于洺水一带,并在永年县之狗山立营,在沙河县之大仓门山置粮仓。如《旧唐书》之高祖本纪记载:(武德)五年春正月丙申,刘黑闼据洺州,僭称汉东王。三月丁未,秦王破刘黑闼于洺水上,尽复所陷州县,黑闼亡奔突厥。《畿辅通志》在关于沙河县大仓门山有如下记载:唐太宗为秦王时,击刘黑闼于河北,置仓于此,以通馈饷,故有仓门之名。《畿辅通志》关于永年县狗山有如下记载:武德五年,太宗亲讨刘黑闼,于此立营。李世民继位登基后,为祭奠阵亡将士,曾在唐朝官军大战过的地方敕建了一些寺院,漆泉寺就是此时敕建的寺院之一,当时称大唐广阳漆泉寺,可见其地位之高。今人更考证有唐贞元年间之《大唐广阳漆泉寺故觉禅师碑铭记》,由检校兵部郎中兼邢州刺史侍御史元谊撰文,前凉王府参军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少康书丹。民国《沙河县志》金石录有载唐代之漆泉寺碑,从其撰者及书者来看,应当就是此碑。之后历代皆有碑刻,残存于今者仍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