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昆山地处长三角经济核心圈,市域面积927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69万,常住人口120万,下辖1个国家级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和9个镇。沪宁等5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数达10。8公里,市域内任何地点15分钟能上高速,30分钟能到上海或苏州,与上海虹桥枢纽、洋山港、太仓港等紧密相连。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在昆山都设有站点,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昆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6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是顾炎武、归有光、朱柏庐等先贤和航天英雄费俊龙的故乡,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曾在此担任县令。昆山孕育了“百戏之祖”、“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完好保存着有“中国第一水乡”美誉的千年古镇周庄,盛产的阳澄湖大闸蟹更是享誉海内外。
昆山是一座高度开放的新兴工商城市,是国际资本投入的高密度地区、经济效益的高回报地区和经济发展的高增长地区。目前,集聚了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5800多个外资项目,注册外资超过26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60亿美元。内资企业超过2万家,注册资本超过600亿元。昆山以万分之一的土地,集聚了全国千分之十七的外资和九分之一的台资,实现了全国百分之三的进出口总额,创造了全国千分之五的GDP。
昆山全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互动叠加发展,既是国家首批9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又是全国以服务外包、区域总部、研发机构等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先行区。今年1~10月,全市实现IT产值265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92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和 35%。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80亿元,同比增长17%,占比达35%。昆山的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2,数码相机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8。
昆山大力实施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社科院组织的城市创新能力测评中,连续6年名列全国县级市第一。3年投入10亿元,建设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目前已拥有210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71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400家产学研联合体、143家企业研发机构,成功实施了 462项产学研合作项目。累计专利授权量达17009件,占江苏省的5。7%。设立了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5个分站。拥有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可再生能源、模具、软件、平面显示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和一批省市级特色产业基地,载体功能优势明显。
昆山十分重视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十分注重引进与培养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的高层次人才。设立每年超过1亿元的优秀人才专项资金,已建有美国、德国、日本3个海外人才招聘工作站,以及集毕业生就业、劳动力就业和人才市场三位一体的国内一流的人力资源市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杜克大学及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中科院等众多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全市有9人获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称号,6人获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称号,17人成为首批昆山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全市大专以上人才总量超过16万人,每万人人才拥有量达到2336 人,人才总量和每万人人才拥有量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省县(市)之首,两度获得“全国珍惜人才奖”。
今年是昆山撤县设市20周年。20年来,昆山改革开放阔步向前、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地区生产总值由1989年的18。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500亿元,增长了83倍;财政收入由1。2亿元增加到272。6亿元,增长了221倍;工业总产值由51亿元增加到5000亿元,增长了97倍;进出口总额由不足5000万美元增加到613。5亿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864元增加到 24808元,年均增长1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411元增加到13987元,年均增长12。8%。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同类城市首位,成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昆山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全力以赴保增长,不失时机促转型,各项经济指标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1~10月,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95亿元,增长15。2%;实现工业总产值4696亿元,增长11。5%;完成财政收入27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7亿元,分别增长17。1%和14。2%;实现进出口482亿美元,其中出口317亿美元;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194亿元,同比增长 18。8%。在台湾电电公会公布的2009年度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中,昆山位居综合实力第一。在2009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上,昆山名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一,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名列第32位。
当前,昆山正围绕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扩大开放为前提,以行政推动为抓手,以基地化发展为方向,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为主体,大力度营造优良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大规模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
景区气候
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7。6℃ ; 年平均降水量 1200。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1789。2小时。空气质量优良,每年300天以上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开放时间
各个景点的开放时间不同
联系方式
各个景点的联系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