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境内 >> 景区 >> 智化寺
 智化寺简介

智化寺简介

 

  概况

  坐落在禄米仓胡同的智化寺建成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因英宗赐名而得名。山门上有汉白玉横匾“敕赐智化寺”,“敕赐”意为皇帝御赐的寺名,“智化”寓意以佛的智慧普度众生。

  建于明英宗正统年间的北京智化寺至今已经历了560余年的沧桑风雨,是新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保存完整的四进殿宇堪称目前北京市内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同时又是一座集造像、佛经、壁画、音乐等佛教艺术为一体的禅林净土。倘佯在殿宇院落中,或漫步或小憩,追溯它兴衰隆替的历史,品味它美轮美奂的建筑,礼拜塑铸精湛的造像,欣赏色彩依旧的壁画,瞻仰历朝历代的佛经,看呢喃的雨燕在钟鼓楼上下穿梭,任历尽沧桑的古乐从心灵拂过,是每一位生活在都市中的现代人难以寻觅的情怀。

  智化寺初建之时是明英宗时期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宦官王振, 山西大同 (今河北蔚县)人,早年入宫,接受教育。英宗朱祁镇当年被立为太子时,王振以东宫局郎之职侍奉左右,与英宗建立了很深的感情。英宗即位时,年仅九岁,由太皇太后张氏及宣宗朝旧臣辅政,王振被任命为司礼监太监,深得英宗宠幸。据《明史·宦官传》记载“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崩……振遂跋扈不可制,作大第皇城东,建智化寺,穷极土木”。正是从正统七年开始,王振真正开始了无所顾忌的专权生涯,使明仁宗、宣宗开创的宽厚仁爱、繁荣昌盛的中兴局面转入到宦官专权时代。此后,太监汪直、刘瑾、魏忠贤相继步王振的后尘,对明代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气候特点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开放时间

  8:30-16:30(周一闭馆)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