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境内 >> 景区 >> 乌江傩
 大龙阡简介

大龙阡

大龙阡

  大龙阡傩文化旅游区

  这是一方神秘的沃土,深藏着戏剧标本的“魂”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原始古朴斑谰的色彩中走过,温馨、含蓄、神秘神奇、惊心动魄,是梦是幻,还是……

  购物中心。位于德江县城中心钟应山西麓下的步行街,依城而建,随街造型,商贾云集,浑然一体。当步入前后入口处时,在古典音乐的伴随下,首先看到的是整条街用青石铺墁。象征着傩文化“大愿”、“小愿”的二十四个大石鼓;代表傩文化师刀、牌带的圆型彩色喷泉、花坛、绿化带。那3米余高的瀑布直泻龙潭,曲折蜿蜓,使德江母亲河——玉溪河在这里得到缩影。怡心桥跨于两岸,把实用和审美有机结合,体现了土家人的心智和艺术创造力。一槽串串的喷泉乳雾,尤如珍珠散落,一根根变化不断的七色彩虹光柱穿越水布,似如彩绸纷飞。河两岸绿树簇拥,一片片,一块块绿草绿叶,几丝和风扯得草芽、叶芽味满城纷纷而至,形成了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绿色天地。那悬挂于空中的水车,不停地转动,溅起一串串、一颗颗珍珠飞舞。圆形萃绿中,直立着两根标准性的傩面具柱,是德江文化底蕴的象征。面具神态各异、雕刻精细,正神面相温良,神情安详;凶神形象凶猛、暴眼圆睁、令人生畏;世俗人物形象天真拙朴、忠厚诚实,很有特色。两侧鳞次栉比形成一庞大的现代建筑群,气势撼人,店铺繁密,商品琳琅满目,游人摩肩接踵,店主热诚好客,一定会向你推荐德江天麻系列产品,傩文化、红军文化系列纪念品,生漆、桐油、关林茶叶、稳坪糖梨、钱家柑桔等等,使你在游中购置以享家人。夜色来临,灯火通明,你还可加入由中老年、学生、游人自发的一排排、一圈圈的队伍,伴随着土家音乐,跳起“傩舞”、“摆手歌”。 

  脱下游览购物疲劳的心情上衣,走进文庙那似如宁静又有些热闹的场景,让人如脱笼之鹄、步履放达。二进高封火墙的布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石刻、木刻刻工精湛,富有丰富的涵义。你可以随着古典音乐边走边看那神秘而又奇特的傩文化展,和那制作优秀的傩堂(案子),会被展中宋、元、清时代的法裙、法衣、头扎、令旗、牛角、师刀、牌带、令牌、神鞭、神棍、宝剑、卦子、神鼓所吸引,还有用柳木或白杨木制作,具有神话传说的面具,神态各异,造型夸张,滑稽怪诞,雕刻精细,充满喜剧色彩。参观后,就是观看傩戏中最具神秘而法力无边的傩技表演,似如平地行走的赤脚“上刀梯”,哧哧冒烟的赤脚“刹铧”,尖刀钉入头顶的“开红山”,惊心动魄、神奇又残酷,烘托出傩的威严与神秘。 

  大龙阡(龙洞飞云)。位于县城城南规划区内5公里处笔架山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古寨、山、水、洞、田园为一体,壮观的喀斯特自然溶洞景群,明清时期为思南府八大景之一,是德江县城穿城而过的玉溪河发源之地。有一主溶洞二小溶洞(小洞称小龙阡)。传说古时候,大龙阡叫苗阡,小龙阡叫猫阡,寨中有一对土家少男少女,从小青梅竹马。当地有个财主看上了姑娘,就带着一帮狗腿子,吹吹打打去抢婚,两人见情况不妙,手挽手地投入深塘。忽然,天昏地黑,狂风暴雨,河水翻滚,塘里窜出两条一大一小的蛟龙,一瞬间将抢亲的人淹死,然后大龙钻进了苗阡,小龙进了猫阡,穿行间留下了清澈照人的玉水和洞中大小阡陌。主溶洞与小溶洞、古寨形成三角形,相互眺望。 

  主洞高约70米,宽约50米,分上、中、下三层,石门有二,上门洞天生一线天,经此而入明暗相间,云雾缭绕,大厅地底较宽平,间有巨石堆积成景,天生石桥跨于东西,大洞套小洞,幽深曲折,纵深难测,上洞口有一古代水车和古木桥,经考证为古代人生息繁衍之地。洞中小溪,水清似镜,曲折蜿蜓,夏天饮之顿觉凉浸肺腑,令人神清气爽,充掉炎热和疲劳。各种造型奇特的钟乳石组成一个梦幻世界。其“仙女散花”、“群星闪烁”、“出水雄师”、“八仙棋台”等景观密度之大,造型各异,千姿百态。洞内两壁“龙洞飞云”、“大龙阡”、“人境仙源”、“虎啸龙吟”、“黔中名洞”及咏颂大龙阡风光诗词等崖刻,多为明清时期所作,游人叹为观止。

  洞外东侧原有清代里人苏世望修建的三进高封火墙围护“四合院”古庙,呈长方形,坐南向北,面积约2500平方米,各单体建筑建在同一轴线上,与洞顶六角亭,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整组建筑依水傍水,远可眺笔架群山及县城,近可观玉水和一片金黄色的良田,以及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的古寨。小桥流水,依山面水而建的“凹”、“凸”形三合院、四合院村落,屋檐下阶石,青石院落,龙门,古老而用长长短短的木条拼接的万字栏杆、雕刻精细的门窗,反映了土家人追求吉祥如意的生活,以及这里曾经的繁荣。

  武陵峡。位于德江县城西9公里的龙泉乡一山地。其山体庞大,绵延起伏数千里,蕴藏着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山川灵秀,经历了八百余年来神秘斑谰的沧桑之变。

  这里是龙泉坪(又称小谷庄)。元代思州及水特姜长官司城垣、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和史志记载,宋代前为苗王所建,宋大观元年(1107),蕃部长田佑恭率兵平“苗判”而置龙泉坪长官司,元至元十五年(1278),显赫的田氏土司(贵州四大土司之一),将思州宣抚司治所移迁于此,统治着黔东北的务州(今务川县)、镇远州(今镇远县)、水特姜长官司(附廊)、楠木洞长官司等三州四土司。这里青山环抱、背靠陡峭似如走龙的十二盘和巍峨峭拔的五仙名山,左右两侧幽深谷险,前为敖家护城河,形成一天然屏障。四周布兵把守,易守难攻。从这些令人遐想联翩的四街八巷地名、古城墙、盐号、石阶走过,每一块石板,每一寸泥土都浸染着悠久的文化,也许一不小心,你的每一个脚步都会惊动那曾经文化发达、商贾云集而尖封已久的秘密。 

  清咸丰黄号军(农民起义)战斗遗址。雄踞在黄家屯、石板山、小屯、营盘山之峰的万石构砌,围土千方、工艺粗糙,朴实无华的城墙、石门石卡、炮台、烽火台、坚不可摧。这里地势险恶、据扼设卡、易守难攻,虽历经千秋风雨、伴峥嵘岁月,俨然号炮震天,烟火滚滚,惊心动魄,令人平添慨叹。

  走过小谷庄和似如走龙的小路,来到一凹形山口半腰,穿越宽不足1米,高不到2米,水深不过脚面,长约170余米的人工隧道时,即刻被5公里长的锥状山峰奇观美景所迷住,只见东西两座山脉对峙,五座山峰鳞次栉比连成一庞大的五仙山,似如玉柱巍然屹立,直刺蓝天,严严实实地遮去了半边天空。山峰高低不一,形态各异,有如仙女散花,有常娥奔月、新娘坐妆、贵妃拜佛,远看之又犹如五姐妹手挽手、相依相偎。云雾环峰绕转,半遮半掩,尤有画意,是这里最醒目的标志和象征。似渠非渠的山道,绕山悬壁,脚下悬崖陡壁,神秘莫测,对面鼎立于三山之间半腰上的三棵千年古树,如禾如荞,山上的人如蚁如蝇,让人不寒而栗顿生去意。峡南瀑布有六,其中以武陵飞瀑尤为壮观,顶宽40余米,高约70余米,其形如剪刀,分为两级,中有一小洞,水从剪刀口直泻龙潭,瀑声如雷,素有“小水帘洞”之美称。然后越过5级高宽不一的瀑布,如热泉喷涌,雾霭迷茫,形成一道瀑布群景观。顺着溪水而下、密密麻麻的原始林木、杂草从生、高坎陡壁、乱石堆积,回头仰之,立于武陵山腰,有一根三棱石柱,整体呈裸体,被七根天然绿色腰带分成七级,从下至上逐渐变小而成塔状,因侧面有一佛崇寺,故称之为七级佛塔。远看犹如一根高耸入云的宝剑,直刺天宫,标致而耀眼,有鹤立鸡群之感。

  东西赤壁,由南向北起伏排开,有的象铜墙铁壁,坚不可摧;或如丝巾皱拆,或如莲花倒垂,或如裙裾舒展,或如雄狮俯瞰。溪水时而顺谷而流,时而汇积为潭,时而隐去又在不远的地方冒出,雨后天睛,风光无限,磅礴壮观。沿途岩缝、溶洞间悬挂着棺材,耐人寻味,具当地人讲,八百多年前,朝庭派兵平苗,苗民藏于此,因土地少,人死后抬来悬挂于崖壁或摆放在洞里,极具考古和研究价值。

  稳坪傩堂戏。这里的傩堂戏最为原始古朴、神秘奇特,被誉为“活化石”标本傩,是德江县傩堂戏最多的地区,现存有傩戏坛(班)13坛,从事傩表演艺人66人,且长年活动于乡间。 

  当走上离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的何家寨时,即刻被这一片青砖青瓦所吸引,这个用砖、石、木构建的地方,依山三面环水,地平线上一片金黄色,片片绿叶环绕村寨。竖立在封火墙中的四道石制龙门,踏在脚下坚硬的青石院落,遂然入目的三合院、四合院,青瓦木房,而用长长短短木条拼接的门窗,镂空雕刻精湛。堂屋中制作精细的牌坊式傩堂(案子)、三清图、功曹图神秘而神圣。这一森严、神圣、神秘的空间,不光使人傲然,生发美感和诱惑,使人相融、亲切,产生神秘真实可掬的美妙感觉。 

  傩堂戏是一种佩带面具演出的带有宗教色彩而具有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民族戏剧雏形,被戏剧界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涉及内容有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历史学、神话、语言、戏剧、美术、音乐及舞蹈等,有茅山教和师娘教两派。表演的核心是“冲傩还愿”、“酬神娱人”,紧紧围绕神、鬼、人这一轴心开展活动,因而出现“傩祭”、“傩戏”、“傩技”表演形式和傩面具、法器、傩服饰等道具。神案和开坛、开洞、闭坛活动禁严、神秘、肃穆,而又娱神娱人;傩戏表演动作夸张、豪放、变化性强、旋转幅度大,有“踩八卦”、“踩九卅”之舞步;唱腔质朴,语言诙谐、风趣;音乐独特、内容丰富;服饰古朴简单,有头扎、法衣、法裙;面具形态怪异、夸张、滑稽幽默,有半堂戏12个面具和全堂戏24个面具之分;法器大小尺寸、图案、质地规定严格、富有象征意义,其来历大多有一神奇的传说。傩技表演中的开红山、上刀梯、刹铧、钉鸡等绝技,神秘而又神奇。观看傩活动表演,可以获得娱乐的享受,体验到一种信仰的满足感,在神秘而又具有惊心动魄的傩技中感受到神的威严,在酒足饭饱之后,享受到傩戏带来的欢快,同时,在你游途疲劳时,享受到麻糖水、糖梨、熬熬茶等美食、土特产的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