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境内 >> 景区 >> 乌江傩
 楠杆简介

楠杆

楠杆土家族乡

  楠杆土家风情旅游区 

  天井古驿。这里的山水,常年葱郁滴翠,清澈碧净,回荡着土家少男少女的情歌,飘浮着土家青年的狂舞,凝固着历史的记忆,依稀折射着800多年前,思州州城务州领地之辉煌。那五尺官道曲折蜿蜒,穿梭于务州(务川县)、旋厂、思南、镇远州(镇远县)之间,多少官人、商人、文人来往于此间。微不足道的一次上憩,使这里文化发达,人丁兴旺,商品满目,热诚好客。透过眼前依山面水而建,鳞次栉比的古寨和古驿旧址,虽历经风雨,伴峥嵘岁月,然古朴磅礴。“凹形”三合院、吞口穿斗式吊脚楼,悬山式青瓦顶、回廊式建筑,灵活多样,造型对称,布局微妙;四列三间、六列五间,大九架、小九架结构富有深意;门、窗、栏杆、神龛中的花鸟虫草、民间故事,贵人出行图,龙凤走兽等图案栩栩如生;浮、镂、透刀法形如走龙,技艺精湛。折射出的许多历史文化信息,无不让你感受到土家人的殷实富足、乐业安居。同时,还有更多的秘密,隐身于古寨、古驿,埋藏于泥土深处之中。 

  站在古驿青石阶檐上,远眺寨前,只见层层叠叠的青瓦屋面下,万亩梯田错落有致,春夏时节,一片金黄葱茏,山丘流翠;冬春时节,似如落地碎镜、阳光照射、水光山色、交相辉映;坝中小溪,似如走龙,顺势而流。山体脚下,一片郁郁葱葱,那植根于肥沃土壤,数百株楠木树环绕之中的高约35米,树围12米的“楠木王族长”,标致而耀眼,根劲发达,曲突百结、沿岩坡延展,似根须瀑图,枝繁叶茂、冠盖如天。树身中寄生的两株棕树,已近百年,奇特而又富有神秘的传说,好如一座楠木生态博物馆。每当“过赶年”节日的前一天,寨民们都要来此祭祀、狂舞,唱山歌、对情歌。求得来年丰收,家庭幸福,有情人白头到老。天黑了,男男女女穿着土家绣花镶边排子花衣,手拿火把,穿行于田间,似如长龙,朝着建在一片梯田环绕中的曾氏祠堂涌去。一时间,戏楼上、院落中、正殿内,欢声、笑声、锣声、鼓声、喇呐声,场面热闹非凡。傩戏、摆手舞中的打野猪、赶猴、砍柴、纺纱、犀牛望月、苏妲妲选婚、跑马射箭等动作,展示了土家人征战,狩猎过程中的英勇;展示了垦荒、生产、丰收中田园诗画般的场景,也表现了土家青年追求相爱中真挚纯洁的感情。

  曾氏宗祠。是曾氏族人祭祀祖先神灵、商讨族中大事、制定家规、玩灯唱戏、庆祝丰收的场所。 

  历尽沧桑的宗祠,规模宏大,占地近三千平方米。高封火墙围护,三进四合院布局,砖、木、石结构。牌楼式山门,歇山顶两层木结构戏楼,左右栏杆式厢房,正殿高大雄伟;院落青石板墁铺,石料加工精细。山门上“寿”和“喜”完好如初,绘制的各种图案,至今色泽鲜明。正殿里终日烟火袅袅,烛光通明,供有大小菩萨上百尊,神牌位几十个,戏楼左侧悬挂一口近八百斤重的大钟,遇上大事,敲钟召集族人在这里商议。厢房是供族中长辈、族长居住和接待客人之用。石墩上刻有龙、凤、狮子。正殿前一对石狮守着一口清泉,清泉长流。“天井”因此而得名。整组建筑雕梁画柱,金龙盘绕,三国演义额枋,飞象堂皇,整齐严肃。 

  杨氏古寨。整个古寨坐落在五角溪、黄泥溪之间,寨前溪流潺潺,村后山青如黛,自然环境优美。相传,古寨始建于宋晚元初期间,由土著首领杨顺元将军(又名杨怀远),在“薅芝坪”建房奠基,因房基处有一巨型卧石,将寨名取为“大石磴”。其三子受封于务州、凤冈、丰乐土司,上任时以木瓜树相赠,故又以“木板树”更寨名。房屋建筑多系穿斗结构,悬山小青瓦屋面,正房两侧建吊脚楼,部分悬空,柱不落地,立面造型大方美观,富有土家特色。廊、拦、窗刻有花草虫鱼,龙门多为四柱、六柱悬山式。特别是寨前绿树葱葱苍苍中的凉桥,不光点缀了古寨的灵气,还有很高的建筑特色,木质桥面上巧建三重檐、四角攒尖顶长廊,造型特殊,底层为歇山顶长廊,顶层为攒尖顶阁楼。上下两层间两侧增建两个悬山顶屋面。空间组合灵巧多变,小巧玲珑,层次分明,使当代工匠汉颜。

  结龙桥。似如长虹飞渡、层次分明、十分壮观,桥长23米,宽4米,离河床13米,整个桥身由四根独木托起,全木质结构,两重檐房屋式花桥,东西两侧耳房高于正桥,瓦面饰有双龙抱宝脊刹,桥内两侧安有美人凳,供行人休息之用。“结龙桥”匾额悬挂于东面耳房,6棵古白柏环绕,十八罗汉、十八阎君供于其间。相传,因这里是通往思州的必经之官道,因河水相隔,使两岸土家人因来往不便,很少沟通感情,时常因官税而发生争斗,后经协调,共同修建此桥,并取名“结龙桥”,意在两岸龙脉相通,团结和睦。

  楠杆老街。与新街仅一河之隔。由仙龙桥、结龙桥与之相接。其始建年代无从稽考,仙龙桥旁有一古老石碑,证明开市时间在500年之前。老街街长800余米,街面宽不足3米,青石板铺墁,板面光洁如镜。穿过全街要上十多道石梯。沿街两旁的房屋都留有凉厅货柜,门窗上镶有各式花窗。 

  街中一棵古楠木树,一年四季枝繁叶茂,树干直径1.3米,树冠所及面积近200平方米。在树干的3米处一分为五,五棵枝干按序排列就像巨人张开的手掌,五个手指直指蓝天。树干分杈处长有寄生植物棕树和梧桐树,有一美丽的传说。一阵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诉说兴衰的历史。

  楠杆熬熬茶。德江县的风味小吃具多,但最有地方特色的当数楠杆熬熬茶,有着深远的历史内涵和土家人的勤劳与智慧。 

  很久很久以前,在楠杆王角溪,黄泥溪之间,住着一户年过花甲,只有一个儿子的三口之家,靠十来棵祖传茶树维持生活。其中长在一泉水旁的百年茶树,因水分充足,土壤肥沃,根劲发达,片片绿叶闪闪发光,一年产茶几十斤,且色、香、味俱佳,一家人视为宝,每到大年都要到茶树下烧香跪拜,求得来年丰收。一日中午,猛然听见天井书院方向一声巨响,天昏地暗,雷电交加,洪水暴涨,一条巨龙飞过树顶,将茶树打倒,一家人痛苦呻吟,扶正茶树,每天绕水加肥,但树叶一天天变黄,不见好转,心里又急又慌,不知如何处理。儿子就请来傩堂戏班子演“还愿”。演了戏,卜卦之后,傩坛师告诉他们说:“还要在茶树下安放神位,放上好茶叶、黄豆、糯米、花生、盐等食物,神灵高兴,就能保佑茶树成活”。于是就按照傩坛师讲的照办了,并每天绕香拜佛,求神灵保护,几天后,树叶绿了、发出了光彩。 

  一日,闲得无事,谈起祭祀神灵的那几种食物,说:神灵喜欢,未何我们不能食。于是架起锅、烧起火,煮了起来,最后加上盐,谁知一吃,色、香、味俱佳,一喝成瘾,经年不忘。且长年累月地吃,可增强体格。从此,熬熬茶在楠杆、德江这块土地上传开了。而那棵几百年的茶树,依然置根于土壤之中,且枝繁叶茂、冠盖如云。 

  楠杆生漆。楠杆是生漆之乡,生漆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宏大。

  楠杆生漆是漆中极品。早在明清时期就为朝廷贡品,故有“贡漆”之美称。《康熙字典》中,漆为“楠杆大林山生漆”,且有古诗赞道:“生漆净如油,宝光照人头。摇起虎斑色,提起钓鱼钩,入木厚三分,光泽永长留”。近几年,楠杆生漆规模不断扩大,年可产近5吨。

  天麻。楠杆森林植被覆盖面积大,砂质土壤分布广,气候凉爽。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天麻的生长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有大量的野生天麻。且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之功效。《本经》中说:“久服盖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长筋力”。现主要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病、高血压、耳源性眩晕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脑力用量越来越大,以天麻为原料的系列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

  柳杨河(又称洪渡河)。是乌江干流中的一大支流,躺卧于断块深裂褶皱相间的山地。地面波状起伏较大,山脉密布绵延,层层推进,林木忽苍,沟壑纵横,峡谷迂回曲折,溪河密布。涓涓细流,大小暗溪,从池水出,汇成以柳扬河为干流,野猫、雪基、岩门河为支流的,而穿行于崇山峻岭,切割出无数的深谷奇峡和滩峡风光。且水位落差较大,水急摊多,蜿蜓曲折、清澈见底,时而汇集成湖,时面堆起一大沙滩。群瀑飞流,喷珠吐玉,河中大小瀑布50多处,其以六一瀑布,晒月台瀑布、洋乐瀑布最为壮观。河中乱石,自然成景,时而峡面幽深可遮天蔽日,窄可两手推开,高只能护冠以见一线之天;悬崖峭壁,历尽风雨,色泽斑驳,其形如画,似如“松鹤长春”、“群仙拱寿”、“水中望月”、或如“白狮俯瞰”、或如“母子对视”;壁中鸟巢如星,鹳鹤对鸣,黑叶猴凌空跳跃,嬉水成群;水中大鲵(娃娃鱼)、大黄鱼、青鱼、王八来回游嘻。两岸山体巍然屹立,绵延起伏,绿色植被莽莽苍苍,百里不绝。人行其间,似如迷宫,河风吹拂、凉意袭人。深水畅咏,除去疲劳。奇山、奇水、奇石层出不穷、多姿多彩。船从峡中过,大锻地造,雨砺风磨、碧绸飘舞,景色猗旎,人如画中,胜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令人留连忘返。

  狮子山。面朝东,背朝西,站在正面看,整个山势似如一头雄狮座在那里观看初升的朝阳,故名狮子山。

  山顶上一片苍松翠柏,形如狮头上披着的长毛,山腰刺竹环绕,恰似雄狮身上的光洁的绒毛。山壁上有一孔,人称梭米孔。相传很早以前,生活在这里的土家人,因刀耕火种,若遇坏年景,人们只能吃野菜树皮。有年大旱,一天观音菩萨寻难到此,见一孩童正在剥树皮,观音乔装一村妇问道“剥尽树皮,树不死矣?”童曰:“不剥皮,我将饿死。”菩萨顿时流下心酸的泪水,泪水变成了今天的溪水,她回头对雄狮说:“狮呀狮,你给人们行行善吧。”从此,山壁上的石孔里,每天早晚两次流出了黄灿灿的稻子,供人们去借,年景好后再还。一次一个懒媳妇去还的不是稻谷而是糠,雄狮一怒之下,就再不借稻谷了,从那以后就留下“借他谷子还他糠。” 

  晒月台。野猫河流到此处,形成一个落差达十多米的瀑布,瀑声震天,浪花翻滚,烟雾直扑对面山崖。山崖上有一个长30余丈高10丈的乳白色山崖,形如弯弯的月儿,倒映水中,似水中望月。每当夜幕降临,石壁上的月亮发出淡淡的光,照在壁前山道上,好如指路明灯。山崖前面有一山堡,灌木茂密环绕四周,春天,各种野花,映山红迎风招展,晨似朝霞,晚赛夕阳。上面十分平坦,当地人讲,古时候一勇士路过这此地,见月亮被水雾喷湿,将其取下放在山堡上晒干,至此,人称此地为晒月台。

  轿子山。这里山梁一个连着一个,一年四季清水不断。树木葱茏,远远望去碧波千顷,翠色欲流。一条崎岖山路通向山外,从河底走过山梁少说也要一个小时。其一柱形山峰似如轿子,俗称“轿子顶”。传说山的东面、西面各有一寨子,西边的土家小伙西哥与东边的姑娘冬妹,媒约之言定下终身,迎亲时,姑娘乘座轿子来到山顶,一阵山风吹来,撩起了轿帘,姑娘一观之,景色如画,于是停下轿来,徒步而行,边走过欣赏山上的美景,留连忘返,留下的轿子就成了姑娘观景之证物流传至今。 

  青龙下海(又称车坝)。顺野猫河岸观景,行至青龙下海时,必经岩门,萃绿郁郁葱葱,沿悬崖绝壁环绕,树荫下一条宽约二尺,顺崖壁而铺有石梯碗蜓而下。立于其间,河风沿面吹拂,顿感凉意,远眺河面,只见一条似青龙的山梁直射而来,将河水紧锁向绝壁,气势磅礴。使河面宽阔、水势平担,呈“Z”型顺梁而流,从上而行,或从下而上走到此处时,大有“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感,行过转弯处却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春”。左观,百丈高的悬崖绝壁直射天庭,壁中图案,酷似人形,变幻不断。日夜俯视河水、看潮起落、听震耳欲聋吼声,雄伟又标致。山水壁间,一片竹林萃绿忽茏,不光点缀了这里灵气,而使这里山水风光似如画卷,更使人联想起陶渊明笔下的那方世外天地。 

  五龙口。只见峡谷两岸绵延不绝的山锋中,似如被巨人用斧破开的五条石缝,使白浪翻飞奔腾而来的车坝河、雪鸡河、洪渡河、黄泉河、野猫河,像五条凶猛的巨龙,受到钳制动怒而交汇于此(古称“五龙口”),相互间掀起巨大的浪涛,一会撞向前壁,一会冲向右,一会儿溅起数丈水珠,发出撼天动地的吼声,气势雄伟,惊心动魄。远古时候,这五条龙得知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常有仙女下界到此游玩,谁都想主宰此地,于是就施展全身解数,想淹死对方,争战中谁也胜不了谁,河水一天高过一天,东海龙王接到报告后,立即前来处理,结果以“和平共处,共同管理”而平息争战。从那以后,长峡两岸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风光奇丽,盛产五龙青鱼、五龙酸鱼,味道绝美,食后经年不忘,是接待贵宾的一道美味。

  母子峰。雪鸡河入口处,穿过1.5千米的峡谷,走过七女峰,伫立于青鱼塘,两座高大山峰,造型独特,变幻莫测,正面观之,似如一体态丰满、含情脉脉的母亲,与一身体修长,稚气的孩儿相互对峙;侧视七仙诵读;仙赋田秋。 

  据当地老人讲,古时在河岸边住着一户渔家,丈夫每每外出打鱼,满载而归,且将打来的鱼都分给了穷乡亲们。一次在青鱼塘打鱼,捞上来的尽是出名的青鱼。丈夫就天天到那里去打捞青鱼。一天太阳落山了,妻子未见丈夫归来,就带着儿子去寻找,听一村妇说,丈夫网到一条大青鱼,青鱼挣破渔网逃走了,丈夫为了追捕那条青鱼,一猛子扎进水中追去了。妻子听后,相信丈夫的水性一定会带着大青鱼回来的。于是母子俩就站在岸边等了几个月,始终未见丈夫带着大鱼浮出水面,就在这里长等不走了。

  天庭里的七仙女见状,常来此地陪伴母子,她们为了给母亲解闷,就一遍一遍地念书给母子俩听,你看那不是“七仙诵读”吗?

  大龙潭。水自地涌出,深不可测,夏凉冬暖,水平如镜,虽遇霪雨,水仍清澈,晴久呈蓝,知天必雨,当地人以此卜晴雨。相传此处原为寺庙,后改做书院。一天,先生的书桌下长出一对上尖下粗形如竹笋的角,感觉神奇,时常烧香浇水,求得平安,一深夜梦见一似人非人、似神非神的老汉对他讲:“明天我要离开了,感谢你的好意和爱戴,到时你暂时躲避一下”,先生觉得奇怪。次日,先生和学童吃午饭时,突然有一条白狗将饭瓢含跑,大家很气愤,向白狗追去,追出两里地时,白狗腾空而去。这时轰隆一声巨响,雷电交加、天昏地暗,黑风暴雨,地动山摇,只见书院内闪出一条巨龙环绕书院三匝,向天庭腾空而去。从此,这里变成了一大水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