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窖山,又名药菇山,属幕阜山余脉,位于羊楼司镇镜内,面积200平方公里,最高峰1261。1米,山体由7尖10岭和11座山峰组成,山林面积28180亩。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千年银杏”等植物450多种,有大面积的原始次森林,森林覆盖率达98%。龙窖山是省级野生动物保护区,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云豹、鹰咀龟、野生鹿、五步蛇。
千年银杏
龙窑山是瑶胞的故乡,是全球300万瑶胞千百年、千万里寻找的“无战争、无贡赋、无灾害”的“千家峒”。 瑶族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素有“东方吉普赛人”之称。目前人口300万,其中国内240万,分布于桂、湘、粤、云、贵、赣等16省130个县(市),另有60万人散居世界各地。春秋战国时期,瑶族先民迁徙至“江汉之水浒”,后受自然灾害和战争之苦,南迁龙窖山,留下了大量的石屋、石葬群等遗址。唐代诗人杜甫曾在此留下“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的著名诗句。2001年9月24日—27日,中国瑶学学会在临湘召开瑶族研究专题研讨会,并正式认定龙窖山为瑶胞先民祖居的发祥地“千家峒”。
2002年5月19日龙窖山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月龙窑山风景区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8年梅池山庄被评为湖南省四星级休闲农庄。龙窖山还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湘花鼓戏的发源地。龙窖山风景区有高峡平湖、高山石屋、朱楼坡、祭祀台、老龙潭、鲁家古镇、汤家古屋、茶马古栈道、千年银杏、石砌盘王大庙、畬山瑶寨、石台、石桥、石路、石葬群等大量文化遗址,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九重瀑、三重堰、龙潭飞瀑、凌空望远、竹涛云海、登顶观日、龙窖雾淞、药姑银装……
高峡平湖:龙窖山是古微水的发源地,微水源自龙窖山马颈烂船坡,经狗肉坡、洞前沟、关山嘴,汇集老龙潭,朱楼坡等大小溪流、冲三关、出九锁、到文白荒洲,俗称30里水源,汇集成了80平方公里的龙窖源——高峡平湖。1970年,筑坝集水建成龙源水库,坝高56。5米,大坝上的“高峡出平湖”为仿毛泽东手迹,每字直径16米。湖中有湖心岛、三景、连心岛、春梦岛、滴水岩等景点。
高山石屋:在畲家山乌鸦尖100多米长的山背上纵向排列着10间石屋,是早期瑶民居住过的房屋。所有的房子都在南墙靠东开门,门宽75厘米。墙体用天然块石垒砌,现存最高的残墙高1。7米。石屋群中部还有一个石砌神庙,宽70厘米,高50厘米,深47厘米。一些山腰屋场周围边还保存有哨棚似的单间石屋,均为古代瑶民的遗迹。
朱楼坡:朱楼坡长1500米,沿山溪两岸用石砌成墙,最低处2米多高,最高处达10米。瑶民大都依山而居,选择难攻易守的地方修筑寨门,寨门前有彪悍勇武的瑶民手执利器把守。如今寨门脚下用石块砌成的几丈多高的石坎仍保持完好,四周古木参天,原来遗址上十二米高的石塔,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据历史记载,朱楼坡曾经是瑶族先民的政治文化商务中心。青石寨的青石板路曾经是一条有名的古驿道,直通湖北蒲圻和崇阳,长达二三里的石板路贯通山顶。自古以来,青石寨驿道就被兵家所看重,清朝名将曾国藩率清兵攻打太平天国的崇阳粮仓时,就是从这条驿道走过的。
朱楼坡石葬群:朱楼坡关山嘴有3座古墓葬。古墓坐东向西,前高后低,墓上没有封土。每座墓葬长约150厘米,宽约60厘米,墓前垒砌的小石块中安放一块长70厘米厚的头龛石,可能是作为墓葬的标志和祭祀之用。另外,畲家山菜兰坡、园家港山道旁还有10多座。
祭祀台:龙窖上瑶民祭祀台保存完好的有2处,分别在竹家林和石窝,在10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有32个砌得相当整齐的平台,规格形状各不相同,全部是用石块垒砌,无泥浆石灰。石窝中部有8座平台,下面2座呈椭圆形,高4。4米,长3。2米,宽2。1米,中间4座高2-3米,上面2座为长方形,高4米,8座平台中间有1石柱深埋地下,顶部凿有5厘米深的洞眼,石窝两边各有一道20多米长的石堤。32座平台北面是平面,一角向东。据专家考证,石窝就是龙窖山瑶族千家峒的大型祭祀场所,是他们的八宝和“天坛”。
老龙潭:又叫黑龙潭,由老龙潭、鸳鸯潭、三仙潭、观音潭四级瀑布以及许多奇峰异石组成。传说老龙潭中有一条黑蟒修炼成龙后,经常兴风作浪。药姑将此事禀告玉帝,玉帝令洞庭龙王如期剿灭,又令雷公电母用千钧霹雳在药菇山顶连凿三口深潭,直通山底阴河与洞庭湖连接,然后用碗口粗的铁链将黑龙锁在潭口,令其垂涎吐沫,将功赎罪。这三口深潭就叫老龙潭。而老龙喷泉处就是龙源河的源头,叫龙溪港;中下游叫龙源河。
千年银杏:位于羊楼司镇幸福村,是目前在龙窖山发现的最古老的银杏,直径5。1米,高32米。当年日本鬼子要将银杏树砍去修筑工事,当地群众闻讯后,趁天黑将许多马钉和锅铁打进树内,让敌人无法砍伐,使大树得以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