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境内 >> 景区 >> 武功山
 九龙山简介

九龙山

武功山九龙山宗教文化区九龙寺 

  九龙寺:又名胜佛禅林寺。位于九龙山九龙归槽中心开阔地,是一个以宗教朝圣为主的宗教文化景区,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由高僧浮屠宁州与其弟天文一起,率弟子十余人来到九龙山,诛茅辟壤所建。历时十二年,创胜佛禅林,及山后用于安葬圆寂的本寺高僧骨灰的十八座古塔,成一方圣地。旧寺占地约4亩,分为前、中、后三殿,麻石砌墙,铁瓦覆盖。香火旺盛三百多年,迨至清末才衰落。寺毁僧散,现存有大量废墟遗迹。

  武功山从晋、唐始就成为湘赣边界重要的道佛两教圣地,每年来山朝拜的香客就超过了数万人。宋代,为武功山佛道发展的的第一个高峰期。当时,山南山北建有大大小小的寺观达30余所。唐宋时期,以唐贞观五年、乾符四年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贞观五年这一年,山北就建起了永福院、清凉院、妙智院、蒙泉寺、玉皇山寺等五座规模较大的寺院,拥有寺僧近四百人,禅风佛韵,远播湖广。乾符四年,山北又兴建了大通院、永宁院、胜果院、妙胜院四座大寺院。一时,一度被封建王朝视为蛮夷之地的武功山大安里,成为信徒们竞相顶礼膜拜的佛教圣地。

  此外,明嘉靖癸丑二月,有一名叫宁州的禅师和他的弟弟天文一起,率弟子十余人来到九龙山,诛茅辟壤,历时十二年,创胜佛禅林,成一方圣地。在明代,同时期的安福严田人张程撰写的《武功山志》中,记载的五十余座寺观中,明代所建的就占了八成,其中,图坪、胜佛禅林、观音岩等都是明代以来香为最为旺盛的寺观。

武功山九龙山

  距主峰金顶不远的九龙寺,其兴盛时有僧人上千,成为明、清两朝江南重要佛教圣地,清以后渐衰。 九龙寺右峰上有九龙十八塔,六角,七层,麻石结构。为僧家寿终莹藏之处。现存“法轮塔”、“镇山塔”、“千佛塔”、“通天塔”等十座古塔可辩迹象,其余损毁,均为明代建筑,是江西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古塔群。

  胜佛禅林,又名九龙寺,建于九龙山中。《九龙山考》载:“九龙山,九山之园,如童首,昔名九童山。又相传九山下有一龙蟠之,复名九龙,然山甚奥,而聚九山环寺”。《胜佛禅林记》载:“山之中为佛殿,东为饭堂,西为禅堂,净宝殿左右翼为钟鼓楼,止景桥在门之前,千僧塔在山之右,镇山塔在净宝之后。九龙山胜佛禅林,经始于嘉靖癸丑二月,落成于甲子十月。”正因为如此,建星煌煌,文记秩秩的胜佛禅林,成为湘赣两地缭绕的圣地。嘉靖年间,长年在这里潜心修炼的佛子就达三、四百人之众。朱元璋的的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闻胜佛祥林之盛,从南昌赶往九龙寺拜谒,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1637年游武功山时,特至九龙寺,见“其规模尚整”。明末毁于战乱,清初恢复,乾隆58年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