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境内 >> 景区 >> 仙岩景区
 圣寿禅寺简介

圣寿禅寺

仙岩-慧光塔

  俗名仙岩寺。坐落在积翠峰之麓。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后经沧桑,屡毁屡建。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真宗敕赐“圣寿禅寺”名至今。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监空禅师奉旨进京,钦赐紫袍还山,梵刹大兴。今寺为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邑令谭希闵,名僧天目所倡建,光绪十四年(1888年)和近年来者有较大的整修。寺原分五进,今存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包括楼、阁、轩、居和禅房共119间。大雄宝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七架抬梁,复斗式藻井,飞檐巨桷,藻饰金碧辉煌。寺前原有北宋慧光塔和朱熹书“溪山第一”坊表,今毁。

  慧光塔

  慧光塔在仙岩圣寿禅寺、虎溪之南,卧象山右首,初建于唐贞观年间(一说于唐大中),毁于宋宣和年代。元延佑五年,致蕴禅师未到仙岩前三日,当地村民二百多户同见飞灯悬塔,彻夜闪闪发光。众知古塔重新预兆,由是致蕴禅师重修古塔,命名慧光。

  迄今几百年来,屡经修缮,康熙年间,天目和尚重兴此塔,内藏小铜塔一座,大士一尊,韦陀一尊,并手写经字妙法经王贮藏塔中。此塔修缮后,栏杆铁顶,庄严倍前,塔记七层。民国二十六年,仙岩寺了鬯和尚发愿修慧光塔,因工程浩大,点金乏术,后由圆瑛大师、宝静、兴慈、印光,静权、赵朴初、黄函之等人发起募修。

  清末民初,法道衰微,去圣时遥,佛门贤哲,少若晨星,列强入侵,国家战事连绵;国力衰弱,天灾横祸频起,欧风美鱼东渐,人心不古。20世纪50年代过左思潮泛滥,“文化大革命”期间,慧光塔曾遭拆毁,于塔壁发现北宋刻印书、墨书经卷,以及金器、银器、油泥堆塑漆器、玻璃器皿、黄杨木雕等珍贵文物百余件。其中两只油泥堆塑漆器用工笔描金,线如游丝,工整流畅颇为珍贵。据器内书铭记载,为北宋庆历二年(1042)和三年(1043)制造。这是11世纪中叶油泥堆塑漆器描金工艺品的第一次发现。还有罕见的北宋雕版佛经印刷品,是表明我国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发明了印刷术的实证。以杏红色单丝素罗为地,用黄、白等色绒施平针绣成飞翔鸾团双面图案的双面绣,是至今所发现的双面绣品中有明确年代的最早作品。“洁白坚滑”的北宋纸张和銮金银塔的发现,都是研究我国造纸工艺和金属工艺的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这些稀世珍宝现都珍藏在西子湖畔的浙江博物馆。

  拆塔淘金,慧光宝塔不免罹难,连根拔起,成为土堆,此后,野草滋长,荆棘丛生,宝塔与劫火同时湮没。

  70年代,国家拨乱反正,政通仁和,百废待兴。1982年有道法和尚,从五台山来,驻锡仙岩,大兴土木,重建伽蓝。和尚瑞安后里人,当年出家大罗灵寿寺,亲近现代高僧能海上师,精研显密教典,勤修三年,弘法道于瓯江南北;广行四摄,度众生于塘河两岸。广修六度,自行化他。道风远播,归依者数以万计,济贫救灾,收益者何止百千;千喜马年,发心重建慧光宝塔,不畏劳苦,躬身力行,募化资金,不幸积劳成疾,宝塔未成,色身圆寂。

  有其徒能显法师,继承师业,不负众望,严肃寺规,共守住约,光大门庭,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于2002年塔顶合尖,远近来悦,十方赞叹!

  官网:http://www.wzsscs.com/main/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