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境内 >> 景区 >> 清源山
 清源山简介

清源山简介

  概况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北郊,名胜古迹遍布,包括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和西北洋四大景区,面积5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峰峦起伏,石壁参差,林幽壑深,岩石遍布。山间水景多姿、泉、涧、潭、瀑有135处。据《方舆揽胜》一书载:“山有石乳泉,澄洁而甘,其源流衍下达于江,建郡时,以清源名。”山遂名清源。最高峰海拔572米,山脉绵延20公里,象形岩石,千奇百怪,盎然成趣,多处胜景天成,为著名自然景区,有 “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历史上清源山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入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

  清源山自然景色秀丽,人文景观绘萃,尤以山上泉眼诸多别称“泉山”,因山高入云称“齐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称“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称“三台山”。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中兴于唐代,宋元时期最为鼎盛。经过了历代开发,山上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现存完好的有宋、元时期石雕造像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两代花岗岩仿木结构的石室多处。最负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系全国最大的、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九日山祈风石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海外交通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来泉州传教,殁葬于灵山,称伊斯兰圣墓,被誉为“世界第三麦加圣地”。其旁有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行香碑”,为我国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

  老君岩原名羽仙岩,因雕有老君坐姿石像而有今名,坐落在清源山右侧山麓,宋时利用天然岩石雕成。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占地面积55平方,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像,坐像额高有纹,双耳下垂,长发飘动,双目远眺,右手凭几,左手依膝,栩栩如生,神态安详闲逸,为道家纯朴归真,道法自然的写照,可谓“老子天下第一”。雕刻精致又不失夸张,堪称为我国石像雕刻艺术瑰宝。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弥陀岩峰峦挺秀,林泉幽深,为清源山风景最佳处。建有弘一法师 李叔同墓亭。亭前的摩崖上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千古江 山留胜迹,一林风月伴高僧”诗句刻石,亭内有弥陀佛立像一尊,岩以 佛得名,立像高5米,右手下垂,左手放于胸前,赤足踏莲花,面部端 庄慈祥,为泉州造像之佳作。亭旁,有元代石室一处,室宽、深皆一间, 门为拱形,楣刻“洞天别观”四字。附近有“泉窟观瀑”等名胜。历代 名人留下的摩崖石刻刻不少。崖上寺院相继排列,内有白衣观音石像一 尊,为游人瞩目。

  清源洞又名纯阳洞,在中部山峰顶端,历来为游人登高揽胜的好地方。在登洞沿途有小憩亭、碧霄崖、紫潭宫遗址及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 手书“君恩山重”四个大字,刻于石上。还有甘洌似乳的乳泉。

  中外驰名的开元寺是闽南规模最大的古刹,全寺占地7万平方米。寺内莲宫桂宇,焕彩流丹,刺桐掩映,古 榕垂荫,气象轩昂,景色幽美。大殿奉以传为唐玄宗“御赐佛像”释迦 牟尼居中的五方佛,为闽境梵刹所仅见。历来被目为泉州城标的东西两 石塔,东塔名镇国塔,西塔叫仁寿塔,相距200米,坐落开元寺东西两 庑外面,巍然对峙,极为壮观。

  这里的景色以奇石和清泉著称,林壑幽美,历代文人墨客到此登游留题甚多,据调查记录,山中石刻多达300余方,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清源山中还有近代高僧弘一法师的舍利塔,弘一法师早年历经繁华,中年剃度出家,后在泉州一带闭关治学,后半生清贫静逸,圆寂前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他的舍利子被供奉在清源山中,更使该山增添了人文意蕴。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属花岗岩地貌的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岩石突兀,主景区最高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景区气候

  泉州枕山面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唐人咏泉州诗句)形象地说明了泉州的气候特色;这里冬短而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8-20℃,无霜期310天以上,年降雨量1000-1800mm,年平均日照达1900-2000小时,因此泉州全年皆可旅游,最佳旅游季节一般为每年的4-11月。

  联系方式

  管理机构: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泉州北郊清源山势至岩

  电话:办公室0595-22771928 经营与财务管理科0595-2783190 千手岩电话:0595-22797606

  开放时间

  5: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