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境内 >> 景区 >> 万佛山-侗寨
 皇都普修桥简介

皇都普修桥

  

皇都普修桥

  普修桥始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历经清光绪十三年(1887)、民国三十五年(1946)、1957年、1984年复建。该建筑为迭梁式木构架石墩廊桥,两墩三空。桥全长57.5米,桥通宽4.2米,置桥廊21间,四柱三间排架。桥廊壁面封板密槛,开通直棂窗,桥面铺木板。桥两端及中部建四座桥亭,分别为三重和五重檐式。翼角弯月起翘,泥塑凤、鸟、卷草,华丽多姿,具有侗族风雨桥特色。198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座30多米长的风雨桥,与三江的程阳桥相似,属石礅木质平桥。但有所不同,普修桥造型别致,装饰华丽。此桥分三部分,下部是长方形大块青石围砌的礅台。桥礅为六面柱体,上下游均为锐角,减少流水冲击力。中部为桥面,其结构采用密布式悬臂托架简支梁体系,全为木结构。梁跨度约10米,跨度不大,以减少梁的承受力,适应木材有限的截面。上部为桥面亭廊,采用榫铆结构的梁柱,体系成整体。亭廊间的柱间设有坐凳栏杆和关圣殿、始祖祠、文昌宫三座神龛。柱外挑出一层风雨檐,既增强桥的整体美观,又保护桥面和托架梁。三个桥礅的亭廊上,分别建了八角宝塔,翠槛雕梦,桥头桥尾建的门楼,龙蟠凤舞,令记者叹为观止,真佩服侗民鬼斧神工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