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罩寺位于挂月峰的山崖上,是盘山地势最高的庙宇。由唐代道宗大师兴建,原名“降龙庵”,唐代高僧宝积禅师曾在此停留。明代重建,因其地邻绝顶,云遮雾罩,故名“云罩寺”。
云罩寺由五间大殿,三间配殿,以及藏经殿等建筑组成。其中一主殿内有3尊通高4米的金身千叶宝莲佛,四壁有千佛龛,每天来此朝拜的游人络绎不绝。康熙和乾 隆皇帝都曾到此游览。寺内悬挂着康熙皇帝御书匾额“盘山秀峰”,乾隆皇帝也曾见此地云山雾罩的情景有感而发,留有对联“青山白云常自在,禅悦法喜悟无 生。”云罩寺东面有一条石阶小路,宽度仅容一人行走,其险峻之势,令人悚然。在小路上攀行,可看见东崖壁上镌刻“去天五尺”四个大字。攀上石磴,就到了喘 气岩,上面刻着清代将军陈国瑞题写的“一览众山小”。继续攀行,便可以到达盘山主峰挂月峰。挂月峰上矗立的定光佛舍利塔,其奇险之状与云罩寺相映生辉。
在云罩寺,不仅可以观云海、望日出、听松涛,还可以撞古钟。击钟之时,洪亮的钟声可传及周边几个县镇。钟鸣之时,心中的烦忧也会随着悠远钟声而飘散。
云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