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水磨沟风景区前身为水磨沟公园,位于乌鲁木齐市区东北郊5公里处,面积为36平方公里,由“六山一河”组成(清泉山、虹桥山、温泉山、水塔山、雪莲山、红山和水磨河)。
它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化古迹、民族风情于一体,历史悠久。水磨沟河从中穿流而过。两岸古木婆娑,泉流喷涌。古庙、亭台点缀其间。早在清代,这里已辟为游览胜地。每逢盛夏游人如织,如今,经整修扩建,已形成近郊的旅游休闲盛地。沟里有著名温泉,常年水温28-30度,含钾、钠、镁、硝酸钾、氡、锌等多种元素。对关节炎、皮肤病等有一定疗效,还可作为矿泉水饮用
水磨沟风景区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化古迹、民族风情为一体,历史悠久,得天独厚。水磨沟河从中穿流而过。两岸古木婆娑,泉流喷涌。古庙、亭台点缀其间。早在清代,这里已辟为游览胜地。每逢盛夏游人如织,如今,经整修扩建,已形成近郊的旅游休闲盛地。沟里有著名温泉,常年水温28-30度,含钾、钠、镁、硝酸钾、氡、锌等多种元素。对关节炎、皮肤病等有一定疗效,还可作为矿泉水饮用。置身水磨沟,古树参天、绿荫蔽日、泉水淙淙、曲径通幽,是消夏避暑、运动休闲、疗养度假的好去处。
早在1733年,清政府为解决驻军面粉及粮食加工,用240两银子购买水磨两盘,在此处磨面,水磨沟由此而得名。此后,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来乌鲁木齐都要在水磨沟驻足息憩并留下许多优美诗篇。
公元1760年,南疆喀什维吾尔族“香妃”姑娘,在赴京途中路经迪化(乌鲁木齐)在水磨沟温泉沐浴,留下了“香妃出浴”的传世美谈。
公元1768年6月,流放乌鲁木齐的清朝著名文人、大学士纪晓岚曾到水磨沟游览,留下了“界破山光一片青,温暾流水碧冷冷;游人倘有风沂兴,只向将军借幔亭”的著名诗句。
公元1877年,清朝官吏史善长到水磨沟游览,看到这里数百个自然喷泉在峡谷中喷涌,对这里的泉水资源十分惊叹,写下了“青山露面远相迎,不曾见水已闻声。寻源乃出山之罅,银蟒千条自空下”的赞美诗篇。
1901年清廷贵族大臣载漪、载澜兄弟二人流放乌鲁木齐,从新疆国库支出数万两白银,先后修建了“萧曹亭”、“依斗亭”、“古戏台”等景点。
1941年9月,任新疆财政厅厅长的毛泽民同志来水磨沟“萧曹亭”疗养40多天。
公元1877年,清朝官吏史善长到水磨沟游览,看到这里数百个自然喷泉在峡谷中喷涌,对这里的泉水资源十分惊叹,写下了“青山露面远相迎,不曾见水已闻声。寻源乃出山之罅,银蟒千条自空下”的赞美诗篇。
1901年清廷贵族大臣载漪、载澜兄弟二人流放乌鲁木齐,从新疆国库支出数万两白银,先后修建了“萧曹亭”、“依斗亭”、“古戏台”等景点。
1941年9月,任新疆财政厅厅长的毛泽民同志来水磨沟“萧曹亭”疗养40多天。
水磨沟风景旅游区是国家“AAA”级风景旅游区,乌鲁木齐市“新十景”之一。景区自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先后引资、合资建设了温泉疗养院、广汇丰泽园俱乐部、空中索道、葡萄山庄、雪莲山高尔夫球场、清泉寺、白塔、翰文岭、今世缘、古水磨和一炮成功广场等旅游景点和度假村。2005年投资 1200万元,改造后的水磨河六景:“辉映青史” “箭亭秀色” “香妃出浴” “清泉汇流” “香斋观鱼” “水磨欢歌”成为风景区中的精品。
水磨沟风景区以其秀美的景色,山青水秀,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和四海来宾前来观光旅游,年接待游客已达100多万人次,以“边城绿岛,塞上仙境”的美誉,展开她的身姿,笑迎天下游客。
景区气候
来水磨沟游览区旅游,最好是夏秋季节,那时满山的草郁郁葱葱,花儿开放,一条条林荫路在树木的遮盖下,煞是凉爽。坐缆车下去,可以纵览全景区美景。
入夏,沟外暑气迫人,沟内却流水潺潺,绿树繁花,清凉缕缕;严冬,沟外河流早已冰封,沟内却又热气腾腾,温泉喷涌。
联系方式
地址: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
水磨沟公园客户服务总机:(0991)4684055 订票电话:(0991)4684055 传真:(0991)4684055
开放时间
8: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