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唐营
天桥 一处长300余米,宽不足1米的世间奇特的云中栈道。上离山顶200余米,高出云表;下距沟底300余米,悬于半空。多云天气漫步桥头,人从桥上过,云在脚下涌,平步青云,飘飘欲仙。此处不仅有绵山龙王化作柏龙驻足悬壁、神兔助高僧志超通过断崖的神奇景观,更有中国最险绝的军事要塞石勒寨和唐太宗李世民为感恩太上老君所建的洞神之宫。正殿主要有“三洞大教主”之一的神宝君塑像。两侧为“南北五祖”、“七真人”及众仙殿。桥下长洞内塑有老君历世应化身,以及我国古代四位发明家的造像。真武殿、天蓬殿、三官殿、水母殿、二郎神殿塑像均为唐宋风格。汉高祖刘邦的谋臣张良,辅佐刘备三分天下的诸葛亮,精通天文、阴阳、历算的唐代李淳风、明太祖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等都曾在这里打坐修行。古印度须弥山飞来之石——须弥石,月圆之夜能折射出一钩弯月的宝月泉更为古老神奇,令人神往。此处还有炼丹炉、授书亭等景点。介之推携母来到这个地方,见上方祥云缭绕,便登临朝拜。上来后方知是太上老君修行炼丹的道场。玉清和上清也常来这里同太清共同切磋道法。他的护法神为一条玉龙,盘旋于此守护道场,这便是天桥的来历。后人也把这里作为军事要塞,后赵皇帝石勒称帝前曾在此占据,受太上老君保佑,成为一国之君,遂建天桥以示感念。桥的右侧尽头有石寨遗迹。这次修缮天桥古栈道为历代规模最大的一次,长达300余米。天桥形成后,使绵山更富有灵气。
回头望柏龙前面距地面5米处的那一株柏树,叫“柏龙”,已有数千年历史。它的角由柏叶组成,历经沧桑,常绿不衰。山风吹来,整株柏树摇头摆尾,为绵山一大奇观。我们前面介绍了关于蜂房泉的传说。龙母为介之推母子舍乳后,老龙王很生气,但对龙母又无可奈何,便赌气离开抱腹岩。快要出山时,又对绵山恋恋不舍,于是化作一株柏树留在悬崖。为了能让人们一饱眼福,前人在石崖上刻了“回头望柏龙”五个大字。
兔桥
唐武德五年,高僧志超来到这里,忽见前面有一断崖。正在犯愁之际,为他治过病的玉兔弓身搭桥,帮他通过。后为纪念这只神兔,在此修了木栈道,称做兔桥。
石寨
是中国最险绝的军事要塞,始建于晋惠帝永嘉年间,是古今中外罕见的由奴隶到皇帝的传奇式人物石勒所建。为摆脱遭人欺凌的厄运,石勒年长后绵山挂云牌立志成才。后在绵山建寨,经介之推点化运筹幄帷,通过演练八卦,确立了以绵山为根据地,夺取豫鲁,进据襄国,占据皖北,平定秦陇,统一中原的战略,最后称帝。石寨依山而建,三面万丈深渊,后有沟壑纵横,天然屏障,三道防线,迷魂阵,构成了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军事堡垒。陈列有石勒当年演绎的八卦、兵书、兵械、文书以及石勒敕建介神庙、天下复兴寒食节的诏书并有后赵明帝石弘上绵山所铸的石勒像等历史珍品。真实地保留了两晋时期的军事文化。
天桥山门
为重檐庑殿顶建筑,结献殿、碑廊、山门于一体。
道法自然匾额 道法自然,为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为道化生万物,皆自然无为而生,不受神、人的意志制约。此额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题。
炼丹炉
狻猊和白泽是一对神兽,守侯着八卦炼丹炉,炼神丹妙药。狻猊虎头、龙爪、虎尾;白泽龙头、鱼身、龙角,它们都是驱邪镇妖之物。明洪武年间,三晋瘟疫流行,百姓叫苦连天,人们朝绵山跪拜求神保佑。只见东南方向上空金光闪闪,狻猊、白泽捧着八卦炼丹炉,太上老君手持法器,打开丹炉,南北五祖、七真人向天下洒药,二兽张口喷药,患病者顿感身清气爽。二日天明,瘟疫驱除,百姓欢腾。介休道会司范荣组织百姓铸造炼丹炉记之。
八卦图 八卦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象征天道运行、人事变化和物象、人事、德性、方位、阴阳、四时。八卦分别代表天、泽、火、雷、风、水、山、地。
老子出关图
孔子曾向老子问礼。老子说,你所求教的人已不复存在,独有他的言语传世:君子要去掉骄气与多欲,否则将与人无益。孔子归来后告诉诸弟子:今日见老子,已成龙。老子将出关,尹喜请著《道德经》五千言。后老子出关化胡,不知所终。该图生动地反映了老子出关的情景。
洞神宫
太上老君的第十五世应化神即老子。唐太宗李世民把老子尊崇为李唐王朝的先祖,认为他取得天下是“君权神授”。唐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率兵与刘武周部宋金刚在绵山下雀鼠谷大战,李世民兵败撤至水涛沟。傍晚时分,忽见天空光彩有异,一老者鹤发童颜,后有一童子双髻高束随紫烟缓缓飘向天桥。李世民顿时领悟到太上老君前来救助,便随了过去。老者进洞神宫后,天空中隐约传来:“气可鼓而不可泄。”李世民当即跪拜。第二天,率众一鼓作气,击败宋金刚。为感太上老君恩德,便下令扩建洞神宫,供奉他的老祖先。李世民即位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贞观之治”。洞神宫正殿为太上老君塑像,两侧为金童。左边为洞神太极上相、洞神太玄上仙统;右边为洞神太极真伯、洞神七天护法都司。两侧墙壁上是太上老君八十一世应化图,即太上老君于八十一世中应化的不同形像。
天桥长洞
天桥长洞内塑有老君历世应化像。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六月,李世民即位当了皇帝,为唐太宗。一日深夜,他在殿上批阅奏折,困意袭来,不觉伏案入睡。梦中忽见一老者飘然入殿,曰:“秘化之初,吾体虚无经,历无穷千变万化。三皇以前为神化之本,后化三皇五帝为师。今将君权授汝,乃天意也。勤勉政事,救世于民,万不可大意。”李世民醒来,但见神光逝去。他感恩先祖指点,敕命绘制老君历世应化像。唐贞观十五年(641),李世民来绵山谢雨,敕建天桥长洞,塑老君十五世应化像。即:太初时,为太初之师,口吐《开天经》一部,四十八万卷。一卷四十八万字,一字辟方一百里。始分别天地,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太始时,为太始之师,口吐《太始经》一部,教其太始,置立天下。太始流转成练素象,于中而见气,变成阴阳。太素时,为太素之师,太素来,天生甘露,地生礼泉,人民食之,乃得长生。伏羲时,为郁华子,推旧法,演阴阳,正八方,定八卦,作《元阳经》。郁华子教以张罗网,捕禽兽而食之。燧人时,为无化子,教示燧人钻木出火,续日之光,变生为熟,以除腥臊。神农时,为大成子,作《大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教人民播植并食之,以代食禽兽。祝融时,为广寿之,教修三纲,齐七政,三皇修道,人皆不病,作按摩《通精经》。黄帝时,为力牧子,消息阴阳,作《道戒经》、《道康经》。开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少昊时,为随应子,作《元藏经》。尔时升平,嘉禾生,礼泉出,麒麟至,凤凰来,景星照。
颛顼时,为元阳子,作《微言经》。
帝尧时,为务成子,作《政事经》。
帝禹时,为直宁子,作《德诫经》。
帝禹时,为直宁子,作《德诫经》。
张衡 东汉天文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石桥镇)人。系张陵之子,张良之九世孙。张衡从小熟读经书,尤喜攻读机械、天文、历法、数学。张衡从父亲张陵口中得知先祖张良年轻时曾在绵山研习八卦,而后辅佐刘邦,功成后隐退绵山,终得正果,遂于东汉和帝永元十四年(102)来绵山拜祖。一日,他在张良修行洞口读书,忽闻洞中有语曰:“吾孙可按图造物,造福后人。”三月后,张衡回京,被朝廷封为太史令,负责管理天文历法。汉顺帝阳嘉元年,他发明了地动仪,成为世界上第一台记录地震的仪器。
蔡伦 字敬仲,是东汉和帝刘肇至安帝刘祜时的一位宦官。他博览经书,为人正直,很得汉和帝信任。他看到写字用的简牍、锦帛笨重昂贵,已有的麻纸也不适用,便下决心要造出一种既便宜又便于书写的纸来。一日,蔡伦入梦,忽有一小童相邀上山。只见松柏亭亭如盖,又见一所宫殿上有金字:“天桥长洞”。拾阶而进,有一蝉冠大袖、朱履长裾的老者出殿。蔡伦慌忙下拜,老者命小童扶起。老者曰:“欣闻你立志造纸,乃万民所幸。召你来此,天助你也。”说罢,命人取出一张洁白细腻的纸送与蔡伦。蔡伦纳头拜谢。只听见老者说道:“绵山神宝君,助蔡侯纸闻名于世。”经仙人指点,蔡伦终于造出了梦中所见的纸。蔡伦被汉安帝封为龙亭侯,民间把他造的纸叫做“蔡侯纸”。东汉以后,造纸术传遍了神州,并涌现出众多有成就的书画家。
毕升 北宋时期的活字印刷术发明家。当时,毕升看到雕刻印刷既费工、又费料,决心要发明活字印刷。于是,他遍游天下。北宋天禧五年(1021)来到绵山,见这里仙气缭绕,便决计留下来修行。一日,他行至天桥,忽见前方有一八卦形状,上面写着:“毕升功成之处。”一年后,他研成回京,有友人在此塑像志之。
马钧 字德衡,魏扶风人。三国时机械制造家,曾发明指南车。他在拜访高僧迪公时,闻知绵山地杰人灵,山有仙气,水有灵气,便于魏明帝青龙四年(236)前来绵山。目睹魏明帝曹睿特诏所建的抱腹寺后,他入后山修行,在石桐水畔绘制了“龙骨水车”草图,构思了指南车。次年回京,发明成功。被人们誉为“天下之名巧”。
东西偏殿
塑像为“南北五祖”和“七真人”。南五祖为紫阳真人张伯端、紫贤真人薛通光、泥丸真人陈楠、紫清真人白玉蟾、杏林真人石泰;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诚、正阳传道帝君钟离权、纯阳警化帝君吕岩、海蟾宏道帝君刘操、重阳开化帝君王喆,合称“南北五祖”。南五祖被尊为道教南派初祖,北五祖被尊为全真道教始祖。七真人为丹阳马真人、长生刘真人、长春丘真人、广宁郝真人、长真谭真人、玉阳王真人、清静孙真人。丹阳马真人为全真道遇仙派创始人,长生刘真人为全真道随山派创始人,长春丘真人为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广宁郝真人为全真教华山派创始人,长春谭真人为全真教南无派创始人,玉阳王真人为全真教嵛山派创始人,清静孙真人为坤道丹法之祖。明代万历年间,介休常有瘟疫流行,百姓叫苦不迭。南北五祖和七真人云游到此,显灵祛除瘟疫。张三丰弟子,介休籍高道范荣上绵山拜祖师,百姓皆告神灵保佑之事。后由他主持,百姓捐资建殿塑像。
东西配殿
塑像为太极真人杜冲、太清真人宋伦、太和真人尹轨、海上仙人安期生、龙乔真人宁封子、通玄真人文子、洞灵真人亢全子、麻衣子李和、王方平、司马承祯、容成公、鬼谷子、魏伯阳、河上公。这十四位神仙,神通广大,能驱虎豹、变幻体、治瘟疫、施大雨、管生死、喜炼丹。明成祖永乐十二年(1414),山西大旱,介休道会司率百姓上绵山祈雨。众人返至龙头寺时,忽然雷声大作,继而大雨倾盆。一道闪电之后,天空中隐现出十四位神仙身影,道会司立即率众跪拜。大雨一直下了两天两夜,旱象解除,百姓欢欣。后在道会司倡导下,百姓捐资建殿,为十四位神仙塑像。
水母娘娘殿
水母为道教民间之神。绵山水涛沟有一股泉水,涧流湍激,溪深水豪。另有石乳泉,距地面二十米处有数十余处石乳,上面苔藓茸结,泉水滴沥,集于石池,清澈见底。此外,绵山还有龙池、一斗泉、宝月泉等。这些泉水都是太上老君所赐,并指派一女神专管,百姓称她为水母娘娘。一年,绵山一带大旱,石桐水濒临断流,百姓祈祷求水。水母娘娘将随身携带的圣瓶之水洒下,旱情解除。后百姓建水母娘娘殿祀之。
天蓬、天猷殿
西汉谋士张良于汉高祖六年(前201)上绵山修行,忽有三只恶虎窜出,危急关头,恰逢巡游的二郎神带天蓬、天猷及爱犬赶到,遂命爱犬下界降服。张良为感二郎神、天蓬、天猷及爱犬之恩,在后山塑神犬镇守绵山,在天桥塑二郎神、天蓬、天猷之金像。
张良、诸葛亮修行洞
洞内有张良、诸葛亮石像。张良,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为汉高祖刘邦重要谋士,被封为留侯。张良协助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决定功成身退。汉高祖三年(前204)一日,他在灯下阅读《道德经》,朦胧间忽有一股仙气扑面而来,一老者飘然而入,手指东南方向曰:“绵山水帘洞,子房修行处。”张良知是太上老君点化自己,遂于汉高祖六年(前201)前往绵山。他日夜诵读经书,后在水帘洞修行成真。介休现有一村名张良,便是他在该村治狐后,村民为感念而名。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值天下大乱,诸侯争霸,民不聊生。他从小就仰慕张良辅助汉高祖刘邦成就大业的壮举,认为如今正是自己施展才华的时候。于是走出隆中,游历全国,寻访贤主。建安二年(197)来到绵山,见这里古木参天,仙气缭绕,遂在此洞中打坐修行,并夜观天象,演成八阵图法。建安四年(199)离开绵山,回到隆中。刘备三顾茅庐,他辅佐刘备三分天下,采用八阵图法大破吴军,为蜀汉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须弥石
天桥上有一块颇象人形的石头,叫须弥石,据传是从古印度须弥山飞来的。
须弥山是古印度传说中的仙山,是仙佛居住的地方。因为是仙山,此山中的一切东西仿佛都有生命,充满了灵性。其中有一块石头,吸取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修成正果,终于化作人形。他向山中的值日神请假一天,说好在天黑之前赶回。开始,他化作一翩翩少年,降临人间,纵情游览,所看到的一切都令他留连忘返。当他行至绵山脚下时,看到此山是一处仙山宝地,聚集着不少神佛。他决定上山去参拜。来到天桥时,恰遇一老道,便上前问路。他说是从天竺来的,想去参拜仙佛,完了以后还要赶回去。老道一听惊呆了,说:“看你小小年纪,却口出狂言,那天竺距中国十万八千里,一天怎能返回去?除非你是块会飞的石头。”没想到一语道破了他的真身,瞬间他就又变回了原样,象一个人形立在地上。就这样,这块飞来石就永远留在了绵山天桥,并时常在夜间显灵发光,救护当地百姓。人们只要围绕他转上九圈,并用手摸摸他,就可以烦恼全无,获福无量。但遗憾的是不知何时,他的头不翼而飞,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宝月泉
这里还有一块清代碑记,上面记载有关于望峰门的故事。前面有一宝月泉,每到月圆之夜,月光投洒于此,山壁上的泉水会反射出一轮弯月,所以叫宝月泉。
阴泰宗修行洞
阴泰宗,明末清初介休南庄村人。从小从师习武,但长进不大。后有人对他说:“绵山为人间仙境,神佛聚集,何不去求助神灵?”一天,他兴致勃勃上得山来,走着走着却迷失了方向,朦胧中来到了这处洞穴,困意顿生,倒头便睡。朦胧中见一白发老者向他走来,口念咒语。他就觉自己脚下生风,咒语刚落便随之落下。惊醒后,他知道是神仙点化自己,于是在洞内苦心修炼,出山后威震武林,成为一代镖师。解放前夕,有歹徒盗墓,他埋在地下三百多年的躯体竟然完好无损!
授书亭
北魏时期寇谦之,字辅真,少好仙道,后随方士入绵山学道修炼。据称他从太上老君处受天师道书,并广播道术。一日,他在此接太上老君所授《云笈七签》一部。此后,作教礼教义,用以规范庙观管理。寇谦之为感谢太上老君授书,遂在此建亭。